什么情况表面宝宝想妈妈了宝宝分离焦虑是怎
什么情况表面宝宝想妈妈了 宝宝分离焦虑是怎么回事宝宝想妈妈会有哪些反应
一、宝宝想妈妈会有哪些反应
分离焦虑一般在孩子8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女孩子在3岁左右焦虑感慢慢消失,男孩子则要晚一些,一般在4岁左右才能完全克服这种焦虑感。
孩子刚出现分离焦虑时,一刻都不让妈妈离开,妈妈因此感到疲惫和苦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分离焦虑的产生恰恰证明妈妈和孩子已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孩子的发育已经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分离焦虑,则说明母子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一些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
宝宝想妈妈表现有哪些
分离焦虑主要会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个阶段。在反抗阶段,孩子会嚎陶大哭,又踢又闹,当他发现大哭没有用时,他就会从大哭转为断断续续的哭泣
,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就是分离焦虑的失望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发现家长还是不搭理,他就会进入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等。分离焦虑是孩子出生后要经历的第一个难关,如果顺利度过这一难关,下一阶段的发育任务就会水到渠成的完成。否则,会有很多的问题,尤其等孩子上幼儿园时,分离焦虑会成为入园的一大阻碍。
二、分离焦虑症的原因
分离焦虑症其实是指的宝宝与亲人分开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比如有的宝宝与亲人分开之后会大哭大闹,有的宝宝与亲人分离,会搂住亲人不放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出现这样的行为,那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样行为的发生,我们来了解分离焦虑症的原因。1、它的发生与宝宝的性格气质有关,比如当宝宝进入幼儿园时,外向型的宝宝会很快适应环境,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而像而内向型的宝宝则因胆子较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不太能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对集体生活不适应时,便易出现恐惧、害怕、大哭大闹等。
2、与宝宝生活的改变以及生活的环境、适应的能力有关,有的宝宝在上幼儿园前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然当他到了幼儿园陌生环境中,会有本能的不安全感与不适应感,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3、与家教以及和家人的依恋程度有关,有的宝宝非常的依恋于家人,当宝宝进入幼儿园时,就会由于过度担忧与这些亲密的家里人再也不能相见而导致焦虑。还有一些宝宝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上幼儿园心存不安。
三、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分离焦虑症可以表现在生理方面与情绪方面。
1、分离焦虑体现在生理变化上,会有哪些症状?
(1)如果宝宝没有熟悉的成年人陪伴,往往都会拒绝上床睡觉。
(2)而且晚上会经常做噩梦。
(3)当亲人离开之后,宝宝会表现出反复的头痛、呕吐、恶心、胃痛等症状。
(4)而且还会导致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常会出现有发烧、感冒、肚子痛等等。
2、分离焦虑体现在情绪变化上,会有哪些症状?
(1)宝宝会出现孤独与迟钝的情况:而像这类的小宝宝常常表现出不合群,对集体活动和游戏统统不感兴趣
,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对陌生人表现出的态度就是极其的冷淡、少说话、反应迟钝。(2)同时,还会出现有恐惧和胆怯:胆小的小朋友会害怕黑暗、害怕空旷、害怕见到陌生人、不敢自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而且长时间处于恐惧的心理,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有失眠、梦魇、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固执与韧性:像这类的宝宝,如果遇到稍有不如意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食来表示抵抗。
(4)暴怒:孩子脾气比较暴躁,如果出现不如意的事,就会大哭、大闹、叫喊、扔东西、踢人、咬人、以头碰墙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是孩子哭叫一二声或大哭之后,就会出现医学上称为的屏气发作,也就是宝宝会突然呼吸停止,面色紫绀,而且还会出现抽搐等现象,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四、如何预防宝宝分离焦虑症
一般来讲,像内向的宝宝就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的情况,他们不合群,喜欢一人独来独往,不能适应集体的生活,有的时候还会向小朋友们大发脾气。而像这种情况是可以预防的,如何预防分离焦虑症?
1、从小就要培养宝宝的兴趣,经常观察看宝宝喜爱的什么样的玩具,愿意什么样的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走了,也可以通过这些来寄托。比有的宝宝爱看动画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
,更容易找到心理寄托。2、在与宝宝分别前记得要说再见”,对于宝宝而言这简单词语代表的是“信任”。即使宝宝还很小,不懂得再见的含义,但是也要求家长说后再离开。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
3、在离开的时候可以抱抱宝宝或亲亲宝宝的小脸,当孩子以后习惯这种习惯之后,就会知道此时家人要离开,宝宝就得安心的玩。
4、如果家长们是在宝宝睡着之后离开,此时就要及时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陪宝宝做些平时喜欢的游戏在天气晴好时,到外面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