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位列周朝诸侯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吴国
历史上位列周朝诸侯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吴国实力如何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将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先古圣王后裔、同姓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以拱卫王室。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关于周朝诸侯,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早已耳熟能详,今天聊一聊周朝诸侯排名与地位的话题。
周朝开国之初,分封了百余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高达53多个。所谓血浓于水,周朝第一诸侯必然非姬姓莫属,但姬姓诸侯数量众多,其中又分三六九等,那么谁才是第一诸侯呢?
令人意外的是,在《史记·世家》系列中,位居第一篇的周朝诸侯国不是鲁国、燕国等,而是一个主要位于江苏苏南的诸侯国。为何司马迁将当时“蛮荒之地”的一个诸侯国列为周朝第一诸侯?
周朝爵位一共有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其中最高等级的公爵诸侯国屈指可数,最主要的是宋国、虞国与虢国。
武王伐纣之后,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在殷地,继续管理商人遗民,爵位大概公爵。武庚叛乱之后,周公旦处死武庚,就让纣王兄长微子启管理商民,建国为宋,爵位为公爵。封宋为公爵国,几乎可以肯定是一场政治作秀,主要是为了安抚商民。
季历(周文王之父)兄弟后裔,或在武王伐纣中立下功劳,或许因为同宗同族,于是就将季历二哥仲雍一个叫虞仲的后裔封虞国,爵位为公爵。
周文王有一个弟弟叫虢仲,辈分很高,周武王分封天下时肯定不能忘了他,于是就将他封为虢国,历史上有晋献公假道伐虢。
从爵位上看,虞国、虢国虽然都是公爵国家,但没见史书记载这两国与周王室有什么特殊往来,因此应该是周初的政治作秀,或因辈分问题而得到最高爵位。
我们熟知的齐国、鲁国、晋国、燕国、卫国等都属于侯爵诸侯,在这些诸侯国中,鲁国、燕国、晋国、卫国与周王室关系非同一般。
鲁国是周公旦封国,在周朝历史上周公旦的作用至关重要,完全不下于周武王,是周朝八百年江山的稳定者,而且周公旦是周武王弟弟,因此鲁国在周朝的政治地位一直非常高。如果从西周政治地位来看,鲁国应该是西周第一诸侯。
西周《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克殷之后祭祀周庙,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内,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武王伐纣时,正是周章在位,周章辈分上是周武王的侄子,于是就封周章为吴国。周章的亲兄弟虞仲,应该没有跟随泰伯奔吴,一直留在周国,后被武王封为虞国(详见上文)。
考古发现,吴国应该始建于江苏苏南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此后才逐渐发展到苏州等地,最终在春秋中晚期成为江南大国。在离梅村4公里的鸿山西坡,如今还保存有泰伯墓。
据吴国早期青铜器铭文所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末的商朝时期,“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带水网地区的吴国,其立国规模已相当可观。
可见,从周人历史来看,吴国勉强算是古公亶父分封的诸侯国,比鲁国、燕国、卫国等要早上百余年,因此司马迁才将吴国列为《史记·世家》第一位。但从政治地位、影响力、亲疏程度来看,吴国只是一个远亲在偏僻蛮荒之地建立的小邦,远谈不上第一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