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连接杆

康熙最强大的对手噶尔丹的一生是怎样的

发表于:2023-12-19 11:55:33 来源:蓝莓资讯

康熙最强大的对手,噶尔丹的一生是怎样的?

说到噶尔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在其61年的在位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包括平定“三藩之乱”、打败郑氏集团收复台湾、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者等。

在这几场战争中,康熙都是坐镇北京指挥,并没有亲临前线,可唯独在面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时候,康熙一连三次都是御驾亲征,直至将其彻底消灭。

而康熙之所以要亲自率兵征讨噶尔丹,并不是为了要昭示自己的英明与勇武,在他看来,噶尔丹的“身份”太过于特殊,并且是他本人以及整个大清王朝最为危险、也最为强大的敌人,这也就迫使康熙不得不在每一次面对噶尔丹的时候选择御驾亲征。

面对噶尔丹,康熙必须选择要御驾亲征。

噶尔丹所在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而“卫拉特”,实际上就是“瓦剌”的谐音,当年正是瓦剌首领也先制造了“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并率兵围攻北京城,险些将让明朝就此灭亡。

而作为也先的后人,噶尔丹一直以来也有着重现先祖荣光,重新统一蒙古诸部,并不断南下扩张的愿望。为此,还他曾“大言不惭”的向康熙皇帝写信说“圣上君南,我掌北方”,计划与康熙以长城为界,分庭而治。

而在此之前,康熙皇帝先后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以及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确实无暇顾及噶尔丹。等到康熙真正意识到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的危险的时候,已经处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样的危急局面下,他也只能选择御驾亲征,直面噶尔丹。

首先,就是噶尔丹那令人忌惮的“活佛”身份。

虽然噶尔丹已经不再担任神职,但其影响力依旧存在,并且满洲人和蒙古人都是信奉藏传格鲁派,在面对噶尔丹时,必然有所顾忌,甚至会选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康熙御驾亲征,很大程度上是要用自己“天子”的身份,来消弭噶尔丹作为“活佛”的影响力,从而形成震慑效果,以激励士气,确保战争的胜利。

其次,噶尔丹的实力太强大了,他是康熙一生之中所面对过的最强大也是最危险的对手。

当时的康熙统治下的大清王朝,实际控制的领土只有明朝时期的“两京一十三省”以及关外的东北和内蒙地区,总面积也就是700多万平方公里。而噶尔丹控制的区域,包括了今天的新疆、外蒙古全境以及部分中亚地区,再加上这个时候实际控制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第巴桑结嘉措选择支持噶尔丹,使得噶尔丹坐拥的势力范围也达到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与康熙“平分天下”。

与此同时,尽管已经与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沙俄仍妄图进行侵略和扩张,于是在暗中给予了噶尔丹重要支持,包括提供了大量的钱粮、火器,特别是这些先进的火炮以及滑膛枪,极大的提升了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在之后的战争中给予了清军以重创,使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其二,就是噶尔丹对其他蒙古部落的部众进行了残酷压迫,从而招致了巨大的不满。特别是在“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退回漠北,对漠北诸部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掠夺与压迫,使得噶尔丹尽失漠北民心。而当他败退到宁夏的时候,不仅不再得到蒙古部落的拥护,反而遭遇到了持续不断的抵抗与斗争。而康熙也是在得到噶尔丹压迫的蒙古部落的“揭发”和“带领”下,直扑噶尔丹而来,最终导致了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中自尽而亡。

尚舞官网

时代汽车版面费

体育风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