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安徽出现过哪些名医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上的安徽出现过哪些名医?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上的安徽出了不少名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华佗 东汉 145年-208年 安徽亳州
华佗,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江希舜 清朝 1585-1668 安徽旌德县
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暴发了天花,并且是历史上的一次高峰期。当时的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治办法。在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这种疾病就像鬼魂附体,一直困扰着它,让它一刻不得安生。江希舜目睹多少活泼可爱的孩童被天花夺去幼小的生命,而无回天之力拯救之,寝食不安。他查阅古代大量医书,史书记载的宋朝时中医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将痊愈后的天花患者身上的痂皮,研成粉末,吹进健康儿童的鼻子里,用来简单预防天花。这就是说取已经得过天花的人的带有毒性的天花给健康人,健康人接触了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后就获得了对毒物的抵抗能力,这种包含了比较朴素的免疫学思想,使江希舜受到较大的启发,尽管这种方法不是很灵,弄得不好还会致人于死,但是,既然前人用过,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了大胆反复试验,江希舜终于成功地采用人痘接种法,使众多的人免除感染天花的危害,还留下了专著《痘疹玄珠》。人痘接种法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历史创造之一,它造福于全人类并促进了医学科学的新发展。它为其后国外牛痘苗及减毒菌苗的发明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可以说,世界人工免疫学的发展也是从中国人痘接种法开始的,江希舜作为其首创者,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吴谦 清朝 1689-1748 安徽歙县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程文囿 清朝 1761~1833 安徽歙县
程杏轩治学态度严谨,寝馈数十年然后成书,尚实用而少空谈,敢于怀疑,在理论上时时有突破,著有《医述》、《杏轩医案》等书,其中《杏轩医案》为其一生临床经验之总结,也是他学术观点的集中体现,它的学术价值较为突出,素来为中医界推崇。自清嘉庆十年初刊后曾几经再版,影响颇大,近年来随着新安医学的蓬勃发展,该书为不少学者所研究,全书分初集、续录、辑录3集,其中初集、续集为他本人所写,辑录为其弟子所著。载案192例,其中不少病案中还夹有类案,实际载案数226例。病案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书中病案追溯时间最长者可达20年,编排不分类别,是将临证中应手之案择善而录汇编成册。其中有许多危重症医案,如脱证、大出血、伤暑昏厥、小儿惊证、麻闭、子痫等,其医案的特点是记录真实完整,所载医案均边叙边议,不仅介绍验案,失治、误治案例也多收载,并注意追访治案,探奥求真,因而有着重要的研读价值。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掌握要领。在治法上亦能汲取诸家之长而有所发挥,立方遣药能随证灵活化裁,文笔生动,引人入胜。
- 上一篇:卢俊义是梁山第一猛将他都有哪些战绩
- 下一篇:揭故宫六大谜团冷宫究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