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国四大太妃结局是什么
揭秘:民国“四大太妃”结局是什么 ?
1912年清朝灭亡后,紫禁城内随废帝溥仪一起生活的,还有隆裕太后和“四大太妃”。1913年2月,隆裕太后因病去世,宫里的长辈就只剩下了“四大太妃”。
四位太妃分别是:同治帝的三位妃子瑜妃赫舍里氏(敬懿皇贵太妃)、珣妃阿鲁特氏(庄和皇贵太妃)、瑨妃西林觉罗氏(荣惠皇贵太妃);光绪帝的瑾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太妃)。
紫禁城固然恢弘壮丽,但长期寡居其中,很难说能有多少乐趣。“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四位太妃也是过着这般冷清寂寥的生活。
1924年,冯玉祥率国民军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冯派部将鹿钟麟进入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当天下午,溥仪带着婉容、文绣被迫离开了皇宫,到醇王府暂住。
但是,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寻死觅活,以投井、上吊和绝食相要挟,表示不愿出宫,声称要为刚刚去世的端康太妃守灵。
鹿钟麟态度强硬,不允许任何皇室成员再在宫内逗留,但又不好将两位老太太直接强拖出去,只得不停向溥仪和内务府大臣绍英施压,迫使两太妃搬离。
直到11月20日,两位太妃才在各方劝说下迁出皇宫。她们为何磨磨蹭蹭不愿搬离?真的是留恋住了一辈子的紫禁城?真的是要为端康太妃守灵?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财产问题。
她们看到溥仪被赶走那天,鹿钟麟根本没让他带什么值钱的东西,连换洗的衣服和日用的物件都没带。过一阵子实在不敷日常生活所需,又请求鹿钟麟允许他回宫收拾私人用品。
太妃们看在眼里,忧心忡忡,她们舍不得自己积攒了数十年的财产。在绍英的交涉下,鹿钟麟作出保证:“银两既属两位老人的私蓄,自应准其带出;至于衣服用具,只要非关历史文物,且属老人私有,更可准许带出。”
有了这颗定心丸,两位太妃不再固执,很麻利地搬到了北兵司的大公主府。
经过鹿钟麟查点,敬懿太妃所住的寿康宫存银1.03万两,荣惠太妃所住的重华宫存银1.5万两。这些存银以及她们的私有衣服、家具等,都被允许搬走。
敬懿、荣惠两太妃在大公主府住了一段时间,继而又迁至东城麒麟碑胡同。1932年2月,敬懿太妃去世;同年5月,荣惠太妃也去世。1935年3月,二人同时安葬于河北遵化的双山峪惠陵妃园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