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的一团和气图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图》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明宪宗与年长他17岁的万贵妃的爱情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殊不知,明宪宗不但专情、痴情,还具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并把这种天赋运用到了治理国家中。在他所有的绘画作品中,现为故宫馆藏瑰宝的《一团和气图》是其治国理念,也是其性格特点最好的体现。
《一团和气图》画于明宪宗即位的第一年,画幅借用东晋儒生陶渊明、和尚慧远、道士陆修静“虎溪三笑”的典故,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来表明他对新一年的期望。
从明宪宗题跋中,我们可知此画背后蕴含的意义。晋朝高僧慧远居住在庐山东林寺30余年,奇怪的是,他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陶渊明与陆修静来访,临别时,慧远像往常一样相送,却不知不觉送过了虎溪,引起虎啸声声,于是三人相视大笑,世传为“虎溪三笑”。
而此幅画面中三教人物合抱一团,谈论经书,喜气和睦,正是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现,也正好符合了明宪宗期望朝野安定团结的心愿。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皇太子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并以第二年为成化元年。出于对群臣万众一心的期望,他绘制《一团和气图》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的用意,与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平反,并承认明代宗的历史地位有直接关系,对朝政的安定团结有积极意义。
很久以来,儒、释、道三教一直是影响我国文化的三大主流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各教派相互对立,必然消耗国力、民力,不利于社会安定发展。明宪宗所绘《一团和气图》乍看如同一人,实为三者。图赞中写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也体现了内外合流、和睦相处的思想宗旨。明宪宗是想借此图和此寄语对世俗风气加以激励,并不是随便作的一幅画。
- 上一篇:曹操后代为什么祭祀典韦但却不祭奠许褚
- 下一篇:揭秘历史上的曹腾这个皇帝竟是个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