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拥戴雍正上位为何自己却被雍正针对了
隆科多拥戴雍正上位,为何自己却被雍正针对了呢?
隆科多是雍正皇帝的亲舅舅,因此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亲密的,为什么后来隆科多下场如此悲惨呢?
雍正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对隆科多是非常信任的。在许多事情上都咨询他的意见,一派君臣和睦相协、同舟共济的景象。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在雍正皇帝能够坐稳江山的问题上,大将年羹尧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因此,在雍正皇帝眼中,“舅舅隆科多”与大将年羹尧两人都是功臣,雍正皇帝对这两人都是感恩戴德、十分亲近和信任的。
但是,年大将军以雍正皇帝藩邸旧人自居,是很瞧不上隆科多的,认为“舅舅”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而已。但雍正皇帝出于稳固自身统治的考虑,不愿自己的左膀右臂闹僵,竭力表明隆科多对年羹尧的尊重,说舅舅隆科多说有些事必须要等年羹尧进京一起商量(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在西北),又表示自己以前也不知道隆科多的才能,后来才明白自己大错,隆科多真正是父亲康熙皇帝的忠臣、自己的功臣和国家的良臣,真正是“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稀)有大臣”。
下面的一段文字,就是雍正皇帝的原话: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稀)有大臣也!
接着,雍正皇帝便自作主张,把年羹尧的长子过继给隆科多为子——尽管年羹尧本身就比隆科多小了一辈,以此来撮合两人为自己效命。隆科多本来就对年羹尧无恶意,又经过这样的攀亲,他能不跟年羹尧交结吗?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把这段内容描写得相当成功:
隆科多:“年大将军能够把长子年熙过继给我隆家,这让隆某深感荣幸。隆某虽然现在已有两个儿子,但是始终不能如愿。因为早有仙人指点我,说我命中该有三子。今天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就如同得到上天的赏赐一样。皇上,隆某已经把年熙改名为德柱,隆德柱。并且已经在宗人府造册入典了。隆某在此叩恩谢皇上。年大将军,以前多有得罪。看在咱们儿子的份儿上,就请年大将军多多见谅。”
年羹尧:“哪里哪里,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
您说说这三个人他们好得呀!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极为表面的现象。您知道什么叫笑里藏刀,这便是那个意思了。
雍正皇帝这个时候,早已经有了别的想法了。
什么想法?
雍正皇帝非常清楚,隆科多选择了他,是因为隆科多认为他软弱可欺。他没看出来雍正皇帝这人实际上很有心计。
因此,到1725年下半年,雍正皇帝便对隆科多有所责难,并开始有步骤地打击隆科多了。
问题在于,雍正皇帝为什么不索性杀掉隆科多完事了呢?
这个时候的雍正皇帝为了避免受到滥杀功臣的讥刺,所以没有将隆科多处以死刑,而是在畅春园附近建房圈禁。圈禁隆科多的地点颇富意味:隆科多位极人臣以此始,身败名裂以此终。
一年后,失势的“舅舅”疯疯癫癫地死于禁所。
在雍正两大功臣当中,隆科多的命运就这样了。
说起来隆科多和雍正皇帝的交情,其实还算是半路出家。他们两人的交情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几年的时间,所以隆科多被打击了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可年羹尧年大将军就不一样了,年大将军跟了雍正皇帝30多年,出生入死,连雍正皇帝都亲口说了,他们君臣之间,可以做千古榜样。然而就在这话说了没多久,年羹尧就被雍正皇帝列了92条大罪处死了,实在让人觉得有点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