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里面的姑娘真的卖艺不
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 里面的姑娘真的卖艺不卖身吗
还不知道: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青楼一词,唇齿一念,总会令人浮想联翩,这个名词太过于香艳,哪怕今时今日,青楼已经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依旧具有挑逗人心的力量,不难想象,当初它的魅力有多大,令古代男人流连忘返,全然不顾已有家室也要日日厮混其中,而且他们这样背叛婚姻的不忠行为,在当时还是合情合理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子只能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一旦出轨,更是会被处以极其残忍的酷刑,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标准答案——封建社会大时代背景下,封建思想的影响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是否还有另外的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
综上种种,能入青楼的,大多时候,并不是一般男子,而是文人雅士,尤其是唐宋时期,青楼里流连忘返的基本上都是这一类人,比如诗仙李白就爱好进去听歌看舞,兴致一高还要写诗吟唱——“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比如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再比如,不得不提的柳永,仕途不顺,在青楼却混的风生水起,无数歌妓就盼着他能为自己填词一首,据说柳永死后无数青楼女子更是自愿筹资为他处理身后事,每到清明更是自觉祭奠……总之,正经的青楼里,歌舞升平而不媚俗露骨,美女如云却不是庸脂俗粉,最重要的是,在当时,你还得够资格——有钱是不够的,最关键得有才,你才能进的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楼里的男子,符合条件的大多数是正人君子,进去也不是为了些龌龊下流之念,而真的是为了听个曲,看个舞,或者找哪位姑娘吟诗作对,因为文人墨客多才情,入青楼者更多了几分风流,可这些人,很现实的说,大多数都是仕途不顺的,除了事业受挫外,很有可能还没有结婚,或者婚姻不幸,他们需要到青楼来寻找心灵慰藉。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自甘堕落,出卖肉体的风尘女子,不过严格来说,她们呆的地方是窑子,窑子和青楼本是两个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太多窑子为了好听点又抬高自己的名声,就盗用青楼之名,这才让后人通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把风雅的青楼变成了世俗媚化的窑子。所以,这也可以作为解释为什么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的进青楼的原因之一了,因为此处青楼指的并不是窑子。
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定论,只能在大的时代背景,主流研究方向的指导下,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成因,也大概也是历史的趣味所在吧,就像今天我们所探讨的青楼一样,拨开迷雾,真相与传闻原来那么多不同,曾经以为那是一个情欲泛滥之地,今朝惊觉那里也是一个风雅之所,在那里,曾有那么多人,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