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粗柱杜鹃

满清政府直接占用了明朝的太庙原来供奉在里

发表于:2023-12-19 11:36:20 来源:蓝莓资讯

满清政府直接占用了明朝的太庙,原来供奉在里面的那些明朝祖先牌位去哪了?

大家好,说起满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自古以来,作为皇家王朝家天下的象征,供奉着皇室列祖列宗的太庙,就有着和江山社稷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凡王朝更替,新的统治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烧毁前朝的太庙,寓意着旧朝的灭亡。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多尔衮在赶走李自成进入北京定都后,却没有将明朝的太庙付之一炬,而是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大家族的牌位,直接从关外迁进了明太庙,以便于缅祖祭祀。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满清直接占用了明朝的太庙,那么原来供奉在太庙正殿的那些明朝祖先牌位,又去了哪儿呢?

二、清朝对明朝皇帝的礼遇。

清朝入关立国后,诸帝对于明朝的皇帝可谓是礼遇有加,尤其是对朱元璋格外敬重。康熙南巡时,曾五次亲往拜谒明孝陵,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被史书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乃千古盛德之举”。乾隆六次南巡,也是必到明孝陵前“拈香祭酒”,行三跪九叩之礼。

崇祯煤山自缢后,李自成草草将其尸身装入柳木棺。所陪葬的金银器皿,都用铅铜等冒充。直到清朝建立,才重新按皇家规格修建思陵,重新厚葬崇祯。

从清朝皇帝对朱元璋和崇祯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对待明朝故去的皇帝们不会太差。至少在面子功夫上,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当然,清朝皇帝们之所以礼遇明朝皇帝,绝非出于尊敬。而是由于明朝江山的灭亡,属于内耗的结果,并非清朝所灭。在赶走并最终消灭李自成后,清朝便俨然以明朝的复仇者和继承者自居。

为了笼络明朝的旧臣和中原百姓,让他们服从自己的统治。清朝的皇帝们,自然对明朝历代皇帝礼遇有加。毕竟清朝的统治者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其人口数量和汉族相差悬殊。假如汉人真要造反,清朝无论如何也难以控制中原。所以,收买汉人的人心至关重要,而礼遇明朝皇帝,就是有助于清朝笼络人心之举。

三、明朝皇帝牌位的去处。

满清人进入北京后,将自己的老祖先牌位请进了明朝的太庙,而作为当朝历代皇帝牌位存放的地方,当然不可能再供奉明朝的皇帝。因此从清朝建立时起,太庙中只能供奉爱新觉罗氏的皇帝。

而早在朱元璋时期,为了彰显正统,明朝就曾在南京钦天山弄了个庙,把三皇五帝、夏禹商汤等16个开国皇帝一并供奉在里面。

到了嘉靖时,意外坐得皇位的他,也想宣扬一下正统,于是在北京也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把开国帝王们也供奉在一起。

于是清朝这下省事了,直接把明朝的皇帝牌位,请到了历代帝王庙。不过最初帝王庙可不是想进就进的,编制很少,要求极高。得是雄才大略的帝王才有资格进入,因为帝王指标仅25位,贤臣39位。

康熙继位后,明显要比顺治大方多了。历代帝王庙大量扩编,只要不是昏君暴君,亡国之君,统统都能进入体制内享受待遇。进入帝王庙的帝王一下上升到143位。此后雍正更进一步,将帝王再次扩编到164位,还将帝王庙翻修得更加富丽堂皇。

如今,供奉在太庙的明朝诸帝,除万历、光宗、熹宗三帝外,其余十三帝皆进入帝王庙接受祭祀。这是因为在康熙眼中,此三人实乃无道之君,因此不得进入。

当代化工研究期刊

才智杂志社

中国电子商务官网

城市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