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经济诚信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现实意义
明朝经济诚信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现实意义?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代商品经济较前代更为繁荣,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百姓生活用品为主的长途贩运贸易成为明代商品贸易的主要形式,形成了多个具有地域性质的商帮。各商帮为增强自身凝聚力和竞争力,维护自身利益,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帮规、帮约和经营原则。在明代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晋商、徽商,特别注重践行经济诚信思想,将“诚信经营”原则贯穿于经济活动始终。
明代经济诚信思想的成功践行是以政府对“诚信”的强制执行为保障。明代政府为规范经济活动,以法律手段对违反诚信经营原则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明代经济诚信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是商人群体、社会普通民众和政府相互作用的结果。
传统诚信思想对惩罚功能较弱。中国历史上,守信的人受到人们的敬重,而那些失信的人,则受到人们的鄙视,但却不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频繁而复杂,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失信者的行为做出判断,给以适当的惩罚,使被侵害者得到相应的补偿。传统经济诚信思想对此却束手无策,因而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了。明代经济诚信思想的局限性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的,应该以辩证的思维认识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总结
纵观古代中国,明代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且思想较为活跃的时期。明代经济诚信思想继承了传统诚信理念,并在明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明代经济诚信思想的践行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对商人的经济伦理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除此之外,经济诚信思想也有利于促进政府和商业团体建设诚信监督机制,客观上反作用于经济的繁荣昌盛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当代的经济诚信思想与明代经济诚信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明代经济诚信思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明代经济思想史的内涵。
- 上一篇:关羽也有一个女儿为何刘禅没有迎娶她呢
- 下一篇:揭秘李清照和苏东坡他俩到底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