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听话怎么教育呢宝宝不听话正确对待的
宝宝不听话怎么教育呢 宝宝不听话正确对待的方法
一、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1.不强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协助他实施他的想法
比如孩子刚学会拿汤匙吃饭,他们便执意要把汤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条青菜,这不但很困难,而且会将饭菜弄到满桌都是。与其强迫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如就放手让他自己来吧!在他真正需要你的时候才出手帮忙,按照他的想法尽可能地协助他。
2.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从他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比如孩子想要吃糖,一般我们都会说:“吃糖太多会对牙齿不好”很多时候孩子都还是“不听话”坚持要吃。那么妈妈可以换个角度,听他的话让他吃,但是补充一句:“如果因为吃太多糖而牙齿长虫子很痛的话,到时候去医生那里拔牙,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你是站在他一方的,但同时也能够让他听到你“委婉的阻止”。
3.不要和他讲枯燥的道理,多和他做游戏
换个形式,更能让孩子接受。比如妈妈和孩子角色互换,妈妈扮演的孩子经常偷吃蛋糕,在这个情景设定下,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作为妈妈的你要怎么说才能让我知道经常吃甜食会使牙齿长虫子呢?”
亲子沟通最根本的问题是理解,孩子小的时候做不到理解父母,但却有自我意识,这时候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作对,只是在成长而已。
二、孩子不听话注意这4句话不可说
1.不要说出孩子“笨”之类的言语
宝宝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宝宝,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宝宝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宝宝的缺点、弱点
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批评的宝宝,自然而然会产生退却行为,爱面子的宝宝只好生气!这些宝宝的人际应对进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发展,一旦形成“不好相处”的性格,对宝宝日后进入社会后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会带来非常大的阻碍。
3.不要常以物质诱惑、威胁刺激要宝宝表演或表现取悦大人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宝宝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宝宝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宝宝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宝宝,以免宝宝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对宝宝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等拒绝的话
夫妻吵架或压力大时,容易对宝宝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宝宝心灵深处的伤痕,让宝宝缺乏安全感,会深深影响着孩子未来与异性或父母的相处模式。
三、叛逆期宝宝难带教你5招搞定他
1、别用威胁的句式
叛逆期的宝宝喜欢跟大人对着干,比如你想带宝宝出门,天气冷你想让他多穿一件衣服,但是宝宝死活不愿意穿。“如果你不把衣服穿上,我们就不出门了!”对宝宝说这样的话,他就会闹脾气大吵大哭,更加不愿意穿衣服,结果门也出不成了。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买玩具。”
“如果你不把饭吃了,你就别想吃零食了。”
……
“如果你不……我就不……”这样的逻辑,小孩子很难理解清楚的,而且会让他有被威胁的感觉,反而会引起宝宝反抗妈妈的心理,这样就起不了好的沟通效果了。
如果你对宝宝说:“宝宝,穿上衣服,我们就出发了!”“吃完饭我们就可以吃草莓了。”宝宝就会很爽快地回答:“好!”
2、少说“不”
不要总是跟孩子反复地啰嗦你不要这样、你不能那样,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宝宝,把你的玩具收到柜子里,过来跟妈妈一起读绘本。”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难以做决定,如果你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回答你“行”,过一会儿又说“不行”,所以别说“把衣服穿上好不好”这样的话,不然你会很容易就收到一个“我不”的回答。直接问他:“你想穿这件蓝色的衣服,还是这件黄色的?”这样他就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3、关注宝宝的情绪
有时候家长觉得宝宝总是闹脾气,烦得很,“为什么你总是不肯听我的话!”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父母自己脾气不好,处理不好孩子的问题,就反过来觉得孩子跟自己的期待怎么差距那么大,别人的孩子怎么那么乖,自家的孩子怎么那么烦人?
宝宝并不总是无理取闹的,当他发现自己的意愿总是被大人刻意忽略时,只好通过反抗和哭闹的方法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了。想让宝宝听话,先解决宝宝的情绪问题吧,只有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宝宝才会听你的。
四、孩子不听话时的应对方法
(一)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和成人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时。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记得吗?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才不会妨碍别人,”“记得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它东西一律不买!”
成人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二)以周围的孩子或成人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成人的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除了语言,成人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理解具体的做法,利用孩子的模仿性来纠正他或引导他,或者可以建议孩子:“你看!可以照那个叔叔那样做”“你要像那个小孩一样安静”,将具体的目标告诉孩子,引导他代替原来不好的行为。
(三)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
孩子不听话时,常常是为了要引起成人的注意(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常常用反抗(故意不听话)或其它不听话的方式(大喊大叫),使大人满足他的愿望。父母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首先态度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最好的方法是暂时让孩子单独一个人,直到这样胡闹的行为停止或是态度好转才去处理。
这是弱化不良行为的方法,利用不响应坏行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态度。但成人要积极做的是,称赞、奖励好的行为,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与禁止。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用赞许的话来转移他的行为:“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小孩,记得吗,上次你帮我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孩子时,最好让孩子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一味的称赞孩子:“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譬如:“你很慷慨”“你很有礼貌”“很热心”……,使孩子的行为更具体性。
- 上一篇:儿童营养早餐食谱简单创意早餐
- 下一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如何治疗护理恶露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