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为何都选择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呢
发表于:2023-11-24 11:42:29
来源:蓝莓资讯
古代的皇帝为何都选择“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呢?
古代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士大夫是最高等级,而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却是地位最低的,按理来说不应该这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商鞅何许人也?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他主持变法以及颁布法令,具体如下:
1土地的所有者,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2家里如果有2个成年男人,必须单过,要不然就得增加赋税
3粮食生产的多可以免除赋税
4凡是投机倒把的人被发现是要被抓去做奴隶
这些‘重农抑商’政策未免是有点太牵强了。但是在古代,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发展,必须保障人民有饭吃,有地种。如果是发展多种生产体质的话,国家就不稳固了。这种政策的实施,虽然是有点不尽人情,但是他取得的效果可以说在当时是显著的。秦国统一六国后,政策被不断加强了,这样也保障了封建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