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养之睡眠养生
中医神养之睡眠养生
古人云:“神有事,亦则有休”;人能安寐,“静则神藏”,则可致寿,反之,失之安寐,“躁则消亡”,就有损年寿。人类10~14天不睡眠就会死亡,可见睡眠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合乎于养生之道呢?
1)入寐之法首在清心
《老老恒言》说:若求安寐之法,“大抵以清心为要。”古人一贯强调睡眠应“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何以清心?有以下两点:
(1)清心之法,可“操”可“纵”:《老老恒言》解释“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唯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除此法外,对因虚而失眠者。睡前于榻上配合“卧式内养功”,以清心、澄神,更为合宜。
(2)以动求静,亦可清心:《紫岩隐书》云“每夜入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盖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而返于静,亦有其理”。并进一步指出“行千步是以动求静”。因此,睡前散步,或练太极拳、形意拳、行步功等皆能祛实邪,对实证失眠者有良益。
2)睡不厌踡觉不厌舒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是前人对人们在立、坐、卧时形体姿势的科学要求。而古人对睡卧的姿势则尤有考究。
《千金要方》记载,孔子非常注重睡眠养生,说“孔子不尸卧(睡眠时不像僵尸那样挺得笔直)……睡不厌踡,觉不厌舒。”《寿世仙丹》则进一步地说明:“躇者,屈膝踡腹,以左右肋侧卧,修养家所谓狮子眠是也。”并强调要“睡则必侧”。
现代医学认为,符合生理要求的睡眠姿势是以右侧卧为佳。因为心脏位于左侧,右侧卧可避免压迫心脏,又利于胃肠蠕动排空,有助消化,因而能睡得安稳、舒适、自然。而仰卧、伏卧、左侧卧,皆不足取。当然,长期习惯于某种睡眠姿势的,亦不必刻意纠正。
- 上一篇:小心无糖食品使暗招
- 下一篇:几种对我们身体好的药茶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