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耳尖放血的疗法有哪些耳尖放血的知识介
发热耳尖放血的疗法有哪些 耳尖放血的知识介绍
一、高热耳尖穴放血的治疗法
1.高热中医学谓之“壮热”“但热不寒”,中医学认为不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高热其根源在于邪毒侵袭,正邪交蒸。或热盛伤津、气机郁滞;或湿邪阻滞使体内气机不畅、不能正常内通外宣致阳气被郁闭在内化热化火导致发热。正如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所提:“阳气通行,温养百骸;阳气壅闭,郁而为热。且夫人身之火,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但喜通达耳。不论脏腑经络,表里上下,血分气分,一有所阻,即便发热。是知百病发热,皆由壅郁”。
2.高热的治疗当以清、和为*。穴取耳尖。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医者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术者双手十食及患者耳尖穴处并将耳尖穴处揉搓至局部发红、发热,将耳轮自然向耳屏对折用一次性采血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小号三棱针在耳尖穴直刺约2毫米深,接着医者采取双手拇食指一捏一放,同时用95%的酒精搽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以见血色由黑紫变为淡红为度,按压止血并碘伏消毒。根据发热程度可采取一侧取穴或双侧同时取穴;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一天两次施术。耳尖穴又名耳涌,是经外奇穴,位于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其下分布有耳颞神经及耳后动脉,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通过针刺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又《小针解篇》解释说:“宛陈则除之,血脉也。”说明通过针刺放血可以去滞、活血、理气、通经、开窍、泄热、消肿。在耳尖穴处点刺放血后能达到泻火解毒、镇静止痛、消坚散结、退热消炎、调和阴阳的功效。见效迅速,效果持久,无不良反应,便于推广,特别适于在广大农村和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二、耳尖放血能缓解皮肤过敏
耳尖放血疗法
急性过敏者常可见毒热内盛,可泄热解毒。具体方法是在耳尖(双侧)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耳尖,挤出2~3滴血即可。
脐疗法
把药物制成膏、丹、丸、散后,敷、纳、熏、灸、蒸、熨于脐部(中医谓之神阙穴),再用纱布或胶带固定,两小时后揭开。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按中医理论,脐疗可透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作用于全身,因而应用较广。
拔火罐
在神阙穴上拔火罐,可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可治荨麻疹和湿疹等。其他如穴位注射、刮痧等都可适当选用。
中药过敏煎
中医治疗过敏方:防风、柴胡、乌梅、五味子,加减治疗。辨证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
三、耳尖放血的介绍
(一)适应症:主要可以治疗如头痛、高血压、结膜炎、腮腺炎、麦粒肿、失眠、肺心病等肝阳上亢、实热病症。
(二)禁忌症:
1、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三)操作步骤:
1、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3、用碘酊和酒精严格消毒后。
4、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人,深度约1~2mm,随即将针迅速退出。5、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6、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大概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直径约5mm(如黄豆大小)。
7、治疗时间及疗程:一周3次,12次为一个观察疗程。
耳尖放血疗法,以上也是有着详细说明,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要注意以上的问题,那在选择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在饮食上,也都是要注意,要以清淡为主,要吃油腻食物,这样对血液的流通,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四、耳垂放血法治疗麦粒肿
1一般资料
由于笔者所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本组26例均为17~39岁的男性,发病1~5天,局部尚未化脓者,其中3例为内麦粒肿,余为外麦粒肿。
2.1取穴
同侧耳垂。
2.2操作
患者取坐位,治疗前嘱患者自行稍用力挤压按摩耳垂1分钟,用力以患者自己能够耐受为度,医者清洁消毒双手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整个耳垂,医者一手夹持耳垂,另一手持高压灭菌消毒细三棱针(亦可用一次性7号针头代替),在耳垂正下方(约轮6位置)速刺一下,医者用手指挤压患者耳垂放血3~5滴,以血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为度,术毕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针孔,嘱患者自行眨动眼睛数下。
2.3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对身体过度虚弱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放血疗法;
(2)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3)患处切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而引起眼睑蜂窝组织炎,甚至海绵窦栓塞及败血症等。
3治疗效果
本组病例均治疗1次,术毕即刻所有病例自行眨动眼睛均觉患眼胀痛不适感减轻。一周后统计疗效,眼睑局部红肿结节消退,恢复正常为痊愈,计25例;眼睑局部红肿结节逐渐加重化脓,计1例。有效率95.1%。无效者系同一位患者在前后相距近10个月的时间,患外麦粒肿2次。外麦粒肿完全消退在治疗后3~5天,内麦粒肿消退稍慢,余无不同。
4典型病例
周××,36岁,军官,2002年7月27日初诊。主诉:左上眼睑异物感2天,发病2天前因应酬过食肥甘辛辣及饮酒过多,后觉左眼上睑痒痛并作,继则红肿热痛加剧,小便黄,大便干。查体:见双眼视力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左眼上睑缘有一豆粒大红肿结节,伴触痛,无分泌物,推之不移,舌质红,苔黄,脉数。诊为“麦粒肿”,取穴左侧耳垂,消毒后放血治疗,术毕,嘱患者眨动眼睛,患者诉左眼痒痛不适感顿减,随访5天左眼上睑局部红肿消退,治疗一次告愈。该患者在此后一年多时间由于饮酒应酬,先后右上、下,左下眼睑患此病,且其中一次为左下内麦粒肿,内麦粒肿经治疗7天后消退,均为治疗一次告愈。
- 上一篇:白酒的功效每天适量喝点它比吃中药还保健
- 下一篇:拔罐减肥是否有效拔罐的作用都有哪些